【研习社】中大之行│杨韵韵:实现政治话语转换提高理论宣讲效能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表时间:2018-10-09点击:

    马克思主义学院讯能够参与519日中山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论坛”,我感到十分荣幸。在中山之行,我收获颇多,其中,在“青年理论素养与社团建设”分论坛中,西北大学社团负责人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就如何提升理论社团宣讲活动的吸引力这一问题上,他分享了一些社团活动的成功经验。这些实践经验让我十足地感受到话语转换对于理论宣讲的重要意义。论坛结束之后,我结合他的经验分享对理论宣讲中话语转换也进行一些思考。

    顺应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势,众多高校纷纷成立了相关的理论社团,担起了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宣讲的重任。很多高校的理论社团人都有强调理论宣讲效能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很多活动的举办是自上而下的,很容易降低参与者的积极性。如何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理论宣讲的实效性可以说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理论宣讲现场为何不像故事会的现场一般座无虚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理论话语本身。理论宣讲的原初话语,大多为政治话语。政治语言逻辑严谨、表达凝练,可以说具有特殊的魅力所在,但是对于一些从事于政治关联性不大的一些人员来说,尤其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一方面,从客观条件来说,政治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稍显晦涩枯燥,他们难以听得明白,从而降低他们对于理论宣讲活动的兴趣度,另一方面,从主观角度出发,他们认为政治并非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政治并不敏感、在意,因而他们对于政治相关的理论宣讲活动不会激起太大兴趣。

    因此,在理论宣讲中则需要注意话语转换问题,而理论宣讲的话语转换问题便在于将政治话语变得简单化、趣味化,使得它们更加贴近宣讲对象的生活。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在理论宣讲者这边把好关。

    首先,要转化政治语言:这就要求理论宣讲者首先将政治话语研究透彻,否则十分容易在转换过程中出现话语内涵的偏差,以误传误。其次,要分析宣讲对象:要充分掌握宣讲对象的特性,如工作性质、知识水平、兴趣特点等等,针对不同的群体,话语转换的程度也相应不同。例如,当面对政治工作者或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宣讲之时,大可以直接拿出政治文献学习讨论,无需多费功夫进行政治话语转换;当面对与政治联系并非十分密切,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作人士或是理工科类的学生进行理论宣讲之时,这时可能便需要理论宣讲者稍加花点心思,思考思考做好政治话语通俗化,使得政治话语不能那么板板正正,刚好贴合其生活实际,却又不失理论内涵。正如西北大学那位同学分享,面向艺术类学生分享之时,充分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从他们感兴趣的点切入,例如基于中西方歌舞剧对比谈文化自信等等;而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群体,则不仅要求政治话语通俗化,可能更需要政治语言口语化、趣味化,增强理论宣讲的幽默感。最后,要掌握宣讲策略:因时因事变化宣讲活动的宣传策略,抓住宣讲对象的兴趣点与需求点,如西北大学在面向农村宣讲时,则拿出“参加活动便可以领洗衣粉”等等宣传方案,效果显著。